攝影書與編輯:一場影像的實驗小劇場


圖文/蘇厚文


2017年的628日我報名參加台北市「朋丁」舉辦的【|edition.nord|攝影集裝幀工作坊與迷你書展】,一方面是台灣幾乎很少有像是攝影書編輯的工作坊,二方面是好奇心跟興趣,想從工作坊吸收多一點經驗及不同觀點,而這個活動也的確讓我開始思考攝影書編輯能觸及的範圍及影響。
攝影書製作的合作對象與編輯發想
台上的三位與談人:日本攝影家伊丹豪(Go Itami)、出版社設計師秋山伸(Shin Akiyama)、出版單位RONDADE的佐久間磨(Osamu Sakuma)
活動主要分享伊丹豪過去出版的2本攝影書,以及即將於20178月即將出版《photocopy》的計畫,也提到當初攝影家如何與日本新潟的獨立出版社「edition.nord」設計師秋山伸(Shin Akiyama)相識,並且與來自東京的出版單位RONDADE的佐久間磨(Osamu Sakuma)先生共同合作的過程。
活動聊得較多的是在「影像編輯」,「裝禎設計」則次之(這裡就省略不提)。攝影書的製作從無到有的發想歷程,每個人擔任的角色,以攝影家伊丹豪攝影書《this year’s model》編輯為例,三個人中的每一位需挑選適合的兩張伊丹豪影像併在一起成為一組(可以算是二聯作Diptych),接著三位共同討論每一組,如果三個人都喜歡同一組,該組影像則是留下來,反之則是再打亂重新組一次,最後再次討論決定。不過,每一組之間的脈絡如何形成,沒有特別提到。
攝影家伊丹豪即將出版的攝影書《photocopy》在本次工作坊試圖想採一種「偶然」形式去思考並加以實驗,過去攝影書編輯通常是經過出版社(可能包含攝影家、平面設計師、出版社人員)掌握,過程中可相互溝通做決定。因為《this year’s model》相當受歡迎,《photocopy》的製作卻又不想跟之前一樣而非常苦腦,因此,近期想到有別以往的作法,以大膽且隨機的編輯概念去嘗試,將編輯交由其他人(例如參加工作坊的人)來執行,進而思考這種偶然性在閱讀上產生的效果,假設交給一百位觀眾來編輯,最後可能產生一百種不同封面與不同順序的內容,出版方也另外特別強調,這種實驗並不是想反傳統,而是思考如何開拓攝影書更廣的編輯可能性,以及盡量削弱在編輯中會看到的情緒(當下所指的情緒沒有另作解釋)
攝影書實作與裝禎
與談人分享之後,開始進行重頭戲,參與者每個人可從主辦單位發的50~70張伊丹豪攝影家的縱幅作品,從中挑選30張左右,唯一規則是以單一張來呈現,也就是每次翻頁只能看到單幅影像。影像順序由每一位自行決定,影像可重覆。編輯完後進行簡易裝幀及簽名,再拿給攝影家看,攝影家會一對一簡短分享每個人編輯他作品後的感想。最後,每位參與者可以互相翻閱各自的編輯結果,出版社也總結大家的狀況,並讓大家進行提問。


攝影書編輯的思考:將編輯權交由非出版社的參與者
個人認為這樣的嘗試雖然非常大膽,但是反過來思考,閱讀者與參與者又從作品與編中獲得什麼? 雖然這種偶然及未知因素的編輯形式讓人有些驚喜,不過,我試著回想攝影家作品時,大部分影像的訊息厚度不夠,也就是影像內容非常極簡,反而讓我覺得無整體脈絡可尋,不過,或許這也是作者當初特地挑出這樣的作品也說不定。這些可見影像有一大部分著重在視覺上,例如被攝體的整體顏色簡約、物件的局部特寫及抽象線條。有一些則是事物原本的狀態,或是有著明顯的光影感。還有另一種是偏圖像Graphic的內容。整體而言,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視覺元素存在,而且曝光非常明亮,甚至有些是稍微過曝,因此畫面不少看起來都有一種一致性的乾淨。
作品本身並沒有太明顯地深入某個議題或概念,觀看時容易沉浸在關注及感受事物(被攝體)自身,不過,卻似乎沒有引發我更深的思考,進而讓我再度提出一個疑問:本身無明顯脈絡的創作內容,是否適合需要脈絡的編輯? 如果不需要,其實利用RANDOM隨機程式,將每張作品編號,將作品套用在程式裡,產生隨機編號是否更靠近極端的偶然性?
當去脈絡的影像成為一種形式,再經過隨機的參與者編輯,他們又是如何觀看這種作品? 限制的自由編輯之下,一般讀者在閱讀作品是否會再回歸到一種本質性問題: 攝影書(物件)帶給我們什麼? 以及影像內容想說什麼話。
攝影書的藝術性:挑戰「偶然的機制成為一種書的編輯藝術」
出版社想將攝影家伊丹豪攝影書《photocopy》的編輯作一個徹底的實驗,雖然這當中我仍抱持一些懷疑,不過,仍然認為這種形式或計畫若是能進入到藝術系統裡,彷彿可以將攝影書帶來一種新生命,即便目前可能是無效的,對於未來的編輯仍然具有啟發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聊聊私攝影・荒木經惟《Sentimental Journey 1971-2017》之一

影像的操控與實踐:淺談Mike Mandel及Larry Sultan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