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聊聊私攝影・荒木經惟《Sentimental Journey 1971-2017》之二

圖片
文/白雪管 (文章同時發表於 一影像 ) 啊——但剛認識攝影的時候,我是很不喜歡荒木的。 提到日本攝影上最惡名昭彰的人,很難不提到荒木經惟吧。(以下簡稱荒木)綑綁、裸露、性暗示,太多讓人難以忽略的色情影像,但身為一個厭惡父權暴力之人,荒木的女性觀看簡直是一場視覺上的災難。 起初與攝影相見不久時,我一直很排斥去觀看荒木的影像,不僅是那樣劇烈、暴力的影像觀看使我直覺性地感到不適,更是因為在觀看之時,我彷彿成為那些鏡頭下女性們的加害者,像是我也參與了那些暴力活動一般,我無能想像這個說鏡頭就像是他的陽具的男子,究竟多麼不把女性視為人。 但很怪異的是,在攝影之中從初學者到資深者,不同階段與階層的愛好者中,都很難不談論到荒木。大概是我學習攝影的好久之後,直到偶然聽到一個資深的女性朋友說她非常喜歡荒木所拍的陽子之時,我才試著用影像的眼光去衡量:「荒木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攝影師?」 這本「感傷之旅」中,收錄了荒木與洋子從最初的相識、蜜月旅行、陽子的死亡與洋子死後的日子,閱讀的過程,像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親自閱讀了荒木與洋子的愛情故事。其中的影像自然相當荒木卻也真實無比,運用私寫真的方式所展開的攝影姿態自然不必多加敘述,而是相較於Alfred Stieglitz(1864 – 1946)拍攝妻子O’keeffe的肖像,兩人都是以妻子為靈感繆思,卻呈現出兩種大相徑庭的肖像,雖然兩者在時間上有各自成因的歷史脈絡,但荒木完全用與Stieglitz不同的邏輯在拍攝陽子,我想這也是整部感傷之旅之所以有意思部份。 ( Alfred Stieglitz所拍攝的Georgia O'Keeffe ) 在此挑選幾個我認為在故事性的安排之中,特別有趣可愛的幾個點。 (1)第一張我們看見畫面上方是出浴後穿著有花樣的褲子正在敷臉打毛線的陽子,與身旁的陰影成為兩個形貌,一黑一白,身後有長條花樣的雙人棉被;陽子、影子、與畫面前的提燈,則成為三個柱狀的形貌。 第二張看似日常的餐桌紀錄,但與第一張並置時卻產生了許多有趣的關係。畫面上方一樣出現了白色的吊燈(對比第一張陽子出現的位置與髮帽的造型),荒木也帶著一頂圓形高帽(第一張的影子形狀),吊燈-第一張的陽子,荒木-影子,桌上的花-提燈,桌上的花-第一張陽子的褲子與棉被,餐桌上的兩瓶直立的啤酒-身後橫躺的兩

聊聊私攝影・荒木經惟《Sentimental Journey 1971-2017》之一

圖片
文/蘇厚文 (文章同時發表於 一影像 ) 最近拿到日本攝影家荒木経惟(以下簡稱荒木)的書《Sentimental Journey 1971-2017》,是2017年日本「東京都写真美術館The Tokyo Photographic Art Museum」為了紀念美術館20週年,策劃荒木個展而出版的展覽目錄書。此篇我將簡短介紹這本書的來由,並且透過作品勾勒出一些我對荒木的看法,也藉此回顧荒木一生重要的刻時刻與歷程。 說到荒木不得不先提一下他過去的攝影書出版量,從1971年至今應該已經超過500本,產量之豐富大概可以想像他無時無刻都在拍照。雖然說有這麼多出版,在台灣能看到的可能只有一小部分,除了純影像的攝影書之外,還包含中文翻譯的圖文書,其它有一些則是絕版,後來比較幸運情況下會看到復刻版,例如《センチメンタルな旅》出了2016年的復刻版就是其中一例。 從荒木過去拍攝的作品能看出來他獨有的個人風格,在他整個創作生涯中,不少作品飽受爭議,例如近年來發生的模特兒KAORI事件,但因為這些作品跟事件的來龍去脈有很龐大的資料,在此就不贅述,主要還是以單純分享這本展覽同名的目錄書與我個人觀後感。 這本書之所以與展覽同名叫作《Sentimental Journey 1971-2017》,是因為荒木於1971年與妻子青木陽子(以下簡稱陽子)結婚,當時他在新婚旅行時將拍攝的照片編成「Sentimental Journey (感傷之旅)」攝影集,並且自費出版。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何展覽要以此核心呢?如果回溯荒木從1960到現在的創作生涯來看,1971年的作品「Sentimental Journey (感傷之旅)」是非常關鍵的時期,當時不僅以此攝影集成為他個人的攝影家宣言,並將他日常生活補捉到的作品宣稱為「私寫真(I-Photograph)」。 透過《Sentimental Journey 1971-2017》圖錄可以概略看出荒木對「私寫真」的創作詮釋及脈絡,同時能強烈感受到他對陽子及身邊的事物直率的一面,並且拍出懷念之情,除此之外,還能從某些作品裡看出他對「愛」、「情色」、「生死」直觀表達。 接下來就來聊聊此圖錄的內容概要,首先,我認為書中的作品雖然以清楚的主題來分類,但是鋪陳上稍顯得傳統,例如「感傷之旅、秋天的東京、對陽子的回憶、餐宴、冬之旅、近景、彩色景觀

影像思考:攝影與理形

圖片
圖文/蘇厚文 大象已經是動物園的老牌明星,如果園裡沒有牠可能才奇怪,後來想到另一件事,「有又好像沒有」這件事在攝影裡會變得較有趣些,但這不是文字或影像的單向思考,而是一種抽離既定印象的想像;好比如我們從小到大可能看了幾百次大象,因此腦中早就建立牠的理形,可是藝術卻像是要破壞它,卻又想寄生於理形,這時的曖昧感就會產生。

攝影書與編輯:一場影像的實驗小劇場

圖片
圖文/蘇厚文 2017 年的 6 月 28 日我報名參加台北市「朋丁」舉辦的【| edition.nord |攝影集裝幀工作坊與迷你書展】,一方面是台灣幾乎很少有像是攝影書編輯的工作坊,二方面是好奇心跟興趣,想從工作坊吸收多一點經驗及不同觀點,而這個活動也的確讓我開始思考攝影書編輯能觸及的範圍及影響。 攝影書製作的合作對象與編輯發想 台上的三位與談人:日本攝影家伊丹豪 (Go Itami) 、出版社設計師秋山伸 (Shin Akiyama) 、出版單位 RONDADE 的佐久間磨 (Osamu Sakuma) 。 活動主要分享伊丹豪過去出版的 2 本攝影書,以及即將於 2017 年 8 月即將出版《 photocopy 》的計畫,也提到當初攝影家如何與日本新潟的獨立出版社「 edition.nord 」設計師秋山伸 (Shin Akiyama) 相識,並且與來自東京的出版單位 RONDADE 的佐久間磨 (Osamu Sakuma) 先生共同合作的過程。 活動聊得較多的是在「影像編輯」,「裝禎設計」則次之 ( 這裡就省略不提 ) 。攝影書的製作從無到有的發想歷程,每個人擔任的角色,以攝影家伊丹豪攝影書《 this year’s model 》編輯為例,三個人中的每一位需挑選適合的兩張伊丹豪影像併在一起成為一組 ( 可以算是二聯作 Diptych) ,接著三位共同討論每一組,如果三個人都喜歡同一組,該組影像則是留下來,反之則是再打亂重新組一次,最後再次討論決定。不過,每一組之間的脈絡如何形成,沒有特別提到。 攝影家伊丹豪即將出版的攝影書《 photocopy 》在本次工作坊試圖想採一種「偶然」形式去思考並加以實驗,過去攝影書編輯通常是經過出版社 ( 可能包含攝影家、平面設計師、出版社人員 ) 掌握,過程中可相互溝通做決定。因為《 this year’s model 》相當受歡迎,《 photocopy 》的製作卻又不想跟之前一樣而非常苦腦,因此,近期想到有別以往的作法,以大膽且隨機的編輯概念去嘗試,將編輯交由其他人 ( 例如參加工作坊的人 ) 來執行,進而思考這種偶然性在閱讀上產生的效果,假設交給一百位觀眾來編輯,最後可能產生一百種不同封面與不同順序的內容,出版方也另外特別強調,這種實驗並不是想反傳統,而是思考如何開拓攝影書更廣

影像的操控與實踐:淺談Mike Mandel及Larry Sultan的《證據》

圖片
文/蘇厚文 在談論紀實攝影時,綜觀攝影史上的經典大師,會發現列舉不完,而在1980年代時期紀實攝影開始有些轉變,創作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家庭、私人,甚至社會的觀察,將紀實攝影帶到一個新方向,例如 Larry Clark、Martin Parr、Sally Mann等等,不過上述所提到的這幾位都是以紀錄真實為主,倘若是以真實與虛構的混雜來創作,不得不提兩位美國攝影家 Mike Mandel 及 Larry Sultan ,他們在1977年出版了一本書《Evidence》,現在看這件作品可以想像當時他們是如何去思考攝影的本質,將影像的真實性扭轉。 觀看《Evidence》作品時,猶如一種穿越時空,進入到歷史事件的發生現場,每張黑白照片所紀錄到的場域、物件、人物,及事件的狀態,都呈現一致的調性,讓人覺得是在某段時間發生的一連串事情,但細看之下,就會開始覺得照片與照片之間的關係,漸漸讓事件變成謎一樣,影像的內容讓人感到既正常卻有點奇怪,譬如這本書的第一張,地上有一個人留下的腳印,卻是反方向的印記,似乎是一種讓人覺得不對勁的暗示,接續幾張引領我們走進一個空間,其中可分辨出不同的測量工具,疑似照片中的那些人在進行某種實驗。除此之外,類似太空人服裝及火箭的東西穿插在裡面,好像是在做一個太空訓練,而緊接著戶外也有像氣象偵測及地表探勘之類的畫面,不過奇怪的是,後來有人被逮捕,緊接著是出現一隻手上長滿毛的生物,還有地底下的特殊建築工事及儀器。透過這些遺留下的線索,讓人感覺地底下正在進行一場巨大的秘密實驗,而且地點有可能就在人們的住家附近,或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地方。 上種種的「證據」其實是兩位攝影家花了兩年時間,從政府單位、教育機構、公司等百間機構所蒐集而來的照片,例如警察局、內政部、建築和工程公司,這些照片大部分是作為文件的記錄,而Mike Mandel及Larry Sultan從這兩百萬張圖像中開始研究,最後挑選了那些人們可能不容易看到的畫面,而有趣的是,當讀者在面對這團影像的迷霧時,因為攝影書的編輯及敘事手法,讓影像相互之間傳達出一種力量,讓讀者在心理上產生各自的詮釋。 值得一提的是,兩位作者挑選這些瞹昧的圖片,抽離原本的語意,製造出完全不同的意義,這樣的作法完全顛覆影像再現真實性的看法,甚至透過編輯,將影像的多義性發揮到淋漓盡致。 (圖